專題報導
6
1 2 3 4 5 6 7 8 9 10 ...
5.8GHz !! E-Core 增加一倍 Intel Core i9-13900K 處理器架構分析 + 評測 Intel 正式發佈 13 代 Raptor Lake、Core i9-13900K 處理器,微架構與 12 代 Alder Lake 大致相同,升級第三代 SuperFin、Intel 7 制程(10nm++),令 P-Core 時脈大幅提升至 5.8GHz,擁有更大的 L2 Cache,E-Core 倍增至 16 個時脈亦提升至 4.3GHz,規格變成 24 核心、32 線程,相較上代性能單核 +15%、多核 +41%,HKEPC 找來 Core i9-13900K 與上代 12900K 及 AMD Ryzen 9 7950X 作對比測試。

為抗衡對手 AMD Ryzen 7000 CPU 系列,Intel 正式發佈代號 Raptor Lake、第13 代 Core K 系列處理器,屬於半代更新的產品,微架構設計與 12代 Alder Lake 大致相同,主要分別來自升級第三代 SuperFin 電晶體架構的 Intel 7 制程 (10nm++),令 Raptor Lake CPU 時脈得以大幅提升,同時擁有更大的 L2,E-Core 數目亦提升了一倍,無論是單核與多核性能均再次提高,在新架構第 14 代 Meteor Lake 到來之前,Raptor Lake 負起了抗衡 AMD Zen 4 的重任。

Intel 早前舉行了「Intel Technology Tour 2022」技術分析會,本篇文章將會分享有關 Raptor Lake CPU 架構的設計重點,包括︰
全新 Ada Lovelace 架構 !! NVIDIA GeForce RTX 4090 FE 顯示卡 NVIDIA 正式發佈全新 GeForce RTX 4090 顯示卡,採用全新 AD102 繪圖核心、升級新一代 Ada Lovelace GPU 微架構,增至 16,384 個 CUDA Core、第 3 代 RT Core 及第 4 代 Tensor Core、24GB GDDR6X 容量,與上代架構相比光刪化性能提升 2 倍、Ray Tracing 性能提升 4 倍,並且在絕大部份遊戲下 4K 光追能夠達至 100 FPS+,HKEPC 收到 NVIDIA GeForce RTX 4090 Founder Edition 與舊代旗艦卡進行測試。

▲ GeForce RTX 40 系列 (4080 / 4090)

NVIDIA 11 日正式發佈首款 Ada Lovelace GPU 架構產品、核心代號為 AD102 的旗艦級 GeForce RTX 4090 顯示卡,現代 GPU 圖形運算技術不斷提升,遊戲畫面的幾何複雜性與光線運算技術亦大大提升,畫面亦變得更加逼真,當 NVIDIA 發佈 Turing GPU 架構時,Battlefield 5 僅為每個像素需要 39 次光線追蹤操作來計算典型場景中的光照效果,但在 4 年過後 Cyberpunk 2077 的 RT:Overdrive 模式已經增至每像素需經過超過 600 次光線追蹤計算,因此需要更強大的 GPU 才能滿足遊戲的進步。
全新 AM5 接口、Zen 4 微架構 AMD Ryzen 9 7950X 處理器詳細評測 AMD 正式發佈全新 Ryzen 7000 系列處理器,採用 TSMC 5nm + 6nm 制程、核心代號 Raphael,採用全新 Zen 4 微架構,相較上代 IPC 性能提升約 13%、單核性能提升約 29%、多核性能提升約 35%,新增 AVX-512 指令集支持,換上 Socket AM5 接口,支援 DDR5、PCIe 5.0、RDNA 2 IGP 核心,無論性能還是功能性都得到大幅提升。 HKEPC 編輯部找來全新 Ryzen 9 7950X 處理器與 Intel Core i9-12900K 及 Ryzen 9 5950X 作效能對比測試。

假如 PC 市場仍然是 Intel 獨大,很難想像今天效能級 CPU 規格會是怎樣 ? 可能大家仍然在使用 4 核心,高階 HEDT 可能只是 12~16 核心,,然後 IPC 性能只有單位數字緩慢成長,就是因為 AMD Zen 微架構的出現,迫使 Intel 再不能以擠牙膏式推出新產品,玩家們終於有了別的選擇,難怪大家都說 AMD Yes。

今代 Zen 4 微架構 Ryzen 7000 系列並沒有增加 CPU Cores 數目,主要改良來自 GPU 微架構與 SoC Block 設計,相較上代 IPC 性能提升約 13%,同時受惠於 TSMC 5nm 制程進良,時脈提升約 600-800MHz,實際單核性能提升可達 29%,相當驚人。
入門級 RTX 新卡登場 !! NVIDIA GeForce RTX 3050 顯示卡實測 NVIDIA 正式發佈入門級 GeForce RTX 3050 8GB 顯示卡,採用全新「GA106-150」繪圖核心、具備 2,560 個 CUDA Cores、20 個 RT Cores 及 80 個 Tensor Cores,記憶體介面刪減至 128bit、8GB GDDR6 容量,取代舊有入門級 GeForce GTX 1650 / 1660 系列,建議售價為 US$249 主攻 1080p 遊戲玩家市場,編輯部找來 COLORFUL GeForce RTX 3050 NB Duo 8G-V 進行性能實測。

▲ NVIDIA GeForce RTX 3050 正式登場

NVIDIA 進一步下降對 RTX 與 DLSS 技術的門檻,26 日正式發佈全新入門級 GeForce RTX 3050 顯示卡,取代舊有 GeForce GTX 1650 / 1660 市場定位,配備更多的 CUDA Cores、更快速的第二代 RT Cores光線追蹤核心、更快速的第三代 Tensor 核心,官方建議售價為 US$249,RTX 與 DLSS 技術不再是中高階玩家的專利。
6nm 入門級 AMD 新卡 !! AMD Radeon RX 6500 XT 顯示卡實測 AMD 正式發佈 Radeon RX 6500 XT 入門級顯示卡,採用 AMD Navi 24 XT 繪圖核心是全球首款 6nm GPU、時脈首次達到 2.6GHz 的顯示卡,運算單元刪減至 16 個 CU、1,024 個 SP,內建 16MB Infinity Cache 配合 4GB GDDR6 記憶體,官方定價約 US$199 美元,吸引 RX 570 / GTX 1650 以下的舊卡用戶升級,HKEPC 編輯部找來 SAPPHIRE Radeon RX 6500 XT PULSE 作對比測試。

▲ AMD Radeon RX 6500 XT 顯示卡

全球首張 6nm GPU 顯示卡,入門級 AMD Radeon RX 6500 XT 正式開賣,採用全新 Navi 24 XT 繪圖核心,主攻 1080p 入門級遊戲玩家市場、定價 US$199 美元,根據 Steam 遊戲平台數據,現時仍有 47% 遊戲玩家使用 Radeon RX 570 或 NVIDIA GeForce GTX 1650 顯示卡或以下,官方稱聲 Radeon RX 6500 XT 相較這兩款舊卡平均性能提升達 33%,由於憶體容量只有 4GB,加上僅 64bit 記憶體頻寬挖礦能力有限,相信此卡不會有明顯炒價,吸引舊有入門卡遊戲玩家升級。
6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