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3
AWS以AI助F1革新賽車科技提升觀賽體驗
佈局未來發展 香港市場亦納入規劃
文: Catabell Lee

雲運算與生成式 AI(Generative AI)的急速發展,顛覆了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以至娛樂模式。而 AWS 亦致力透過高效數據處理與人工智能分析,提升賽事的公平性、觀賞體驗及運動數據管理。

 

自 2018 年起,AWS 與 Formula 1(一級方程式賽車,F1)展開緊密合作,透過人工智能及雲運算,解決賽車運動最核心的問題 ── 如何有效處理龐大的賽事數據,並提升賽車迷的觀賽體驗。

 

F1 賽車每場比賽都會產生海量數據,包含車輛性能、賽道條件、車手操作數據等,AWS 透過數據湖(Data Lake)技術整合所有資訊,並運用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ML),發掘車迷最關心的問題。

 

「F1 與足球、欖球、籃球、網球等其他運動相比可謂獨一無二。因 F1 既可以是人與機器的比拼,同時又是人機合一的衝刺。問題來了:究竟是車輛性能較關鍵,還是車手技術才是致勝關鍵?而我們則能藉由 ML,預測哪一位車手最能發揮賽車的性能,達致最高輸出。」

 

AWS 電競及體育科技全球戰略總監 Paul Devlin 闡釋,AWS 的 F1 Insights 技術透過 AI 剖析 22 項精準數據分析,如車手表現指標、賽車極限分析及最佳策略預測,從而解答這個賽車迷最常探討的問題。

 

 

 

數據革命:即時分析110萬個每秒遙測數據點

 

AWS-Pau

▲AWS 電競及體育科技全球戰略總監 Paul Devlin 展示 AI 透過即時畫面疊加資訊,呈現賽車以時速 300 公里靠近距離牆壁僅一厘米地全速前進。

 

Devlin 續以摩納哥(Monaco)街道賽為例,指 AWS 開發的 ML 技術可即時辨識車手並測量車輛與牆壁之間的距離,透過即時畫面疊加資訊,呈現賽車如何以時速 300 公里靠近牆壁僅一厘米,讓車迷直觀感受賽車技術的極限挑戰。

 

「F1 賽車搭載超過 300 個感測器,每秒生成逾 110 萬個遙測數據點,這些數據透過雲端技術,即時流向車隊的後勤支援團隊,並進行低延遲(low latency)數據處理,確保數據足夠乾淨並能迅速運用。AWS 透過藉由機器學習解讀賽車數據,讓車迷能夠在直播畫面上獲取最具價值的賽事資訊,如賽車與牆壁距離、極速駕駛分析等,提高賽事沉浸感。」

 

人工智能對 F1 賽車的提升和影響力並未止於賽道。Devlin 指超車畫面乃 F1 賽事的一大亮點,為了讓賽事更緊張刺激,AWS 協助 F1 賽車改良設計,解決過去比賽缺乏超車的問題。透過計算流體動力學(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即數碼風洞技術,AWS 在雲端上模擬賽車空氣力學,有效減少「髒空氣(Dirty Air)」效應,使後車能夠更靠近前方賽車,提高比賽的競爭性。

 

此技術讓 F1 車輛在 2020 年重新設計,翌年比賽的超車數量提升 20%,並在荷蘭大獎賽創下 F1 史上最多超車紀錄,大幅改善比賽節奏與精彩度。

 

 

 

澳洲網球公開賽全面轉為 AI 自動化判決

 

AWS 持續推動雲端與 AI 技術,在 F1、PGA Tour、足球、網球及欖球等賽事上的應用,確保全球運動賽事能以科技革新,提供更刺激和更個性化的觀賽體驗。

 

過去,網球電子線審技術須依賴大型伺服器機房,佔用大量物理空間,而 AWS 的雲端數據處理徹底顛覆此模式。今年的澳洲網球公開賽(Australian Open),首度在 16 個場地同時運行線審系統,而所需的運算資源只佔 10 平方米空間,所有數據處理均由 AWS 雲運算完成,讓賽事管理更輕鬆。

 

「AWS 利用 22 台攝影機捕捉球員 24 個關鍵動作點,並自動識別球拍、球路及場地界線。目前,AWS 機器視覺(Computer Vision)的準確度已達至無誤判標準,裁判僅作最後確認。」Devlin 更透露,明年起,賽事將全面轉型為 100% AI 自動化判決,取代傳統的裁判線審判決,無須人工監督,確保判決公平性。

 

AWS HK Summit

 

 

 

Amazon Bedrock 為 PGA Tour 提升球迷互動

 

高爾夫球場地廣闊,過去須依賴人工記錄選手成績,錯誤率較高。AWS 與 BOLT6 合作,於 PGA Tour 賽事中部署每洞 4 台 4K 攝影機,透過雲端 AI 追蹤球員、球桿與高爾夫球,自動計算與更新比分。

 

此技術成功減少 53 位人工記分員的需求,並建立全球高爾夫賽事的數碼歷史存檔,讓球迷可透過 Amazon Bedrock 進行自然語言查詢,例如語音輸入「幫我查詢 Paul Devlin 於 Augusta 第 16 洞的最後一次擊球畫面」,系統便會即時回應,提供歷史數據與影片,大幅提升球迷互動性與賽事沉浸感。

 

AWS 生成式 AI 於賽事中的應用持續拓展,例如智能運動分析系統透過 AI 剖析高爾夫球揮桿動作,為球員提供數據化反饋與改善建議。此外,AWS AI 模型選擇策略讓運動數據分析更靈活。「如使用 Nova Micro Light 處理簡單資訊,而 Nova Premier 則用於創意圖像與影片生成,確保運動科技應用達至最高效能。」

 

 

 

創建智能賽事體驗    全球佈局香港市場

 

AWS-Paul02

▲Paul Devlin透露 AWS 目前正探索與啟德體育園合作的可能性。

 

AWS 正積極推動運動科技與大型賽事數碼轉型,透過 AI 與雲運算改變觀賽方式,而香港亦在其未來發展規劃之中。

 

現時,AWS 與多個知名體育場館合作,包括西雅圖的 Climate Pledge Arena,這是全球首個碳正向(Carbon Positive)場館,全面落實可持續發展的科技應用。此外,AWS 在 墨爾本的 Marvel Stadium 推行「Just Walk Out」技術,讓觀眾無須排隊結帳,全面提升賽事體驗。

 

針對香港市場,AWS 正探索與啟德體育園合作的可能性。雖然尚未公開具體客戶名單,但其團隊已積極投入香港的體育與娛樂市場,未來數月內或將有更多創新技術發佈。

 

AWS 在全球運動科技市場秉持「Think Global,Act Local」(國際視野思考,本地化執行)的理念,透過深入研究 F1、網球、高爾夫等全球案例,再將合適的技術應用於香港市場,確保創新能符合本地需求。Devlin 亦引述 Amazon CEO Andy Jassy 的格言,指 AWS 旨在透過全球運動賽事的經驗,為本地客戶提供最優質的解決方案,而非簡單複製全球技術。

 

展望未來,Devlin 期待能繼續加強香港市場的技術部署,並透過與體育賽事舉辦方、娛樂業及初創企業合作,為本地賽事帶來更高效,更個人化的科技應用。他相信,隨著 AWS 持續創新並落實本地化技術導入,香港將成為未來運動科技發展的重要市場之一。

 

發表評論